1、铁路轨道,线路道床,轨枕不一致引起晃车。如果车站岔区铁路轨道,线路道床,轨枕等不一致,那么汕头三开道岔在纵向上的刚度会有差别,在列车运行条件下会引起颠簸性晃车。2、转辙部位空吊引起的晃车。铁路轨道转辙部位由于电务设备的影响,捣固比较困难,容易产生空吊。尤其是尖轨尖部,空吊一旦形成,除空吊本身引起的车辆颠簸外,还会使尖轨产生跳动,尖轨于基本轨在竖向上的贴靠关系发生变化,进而引起轮轨关系的变化,产生比较明显的晃车。3、护轨结构刚度不足引起的晃车,由于保留了岔心的有害空间,在辙岔部分必须采用护轮轨,由于目前提速汕头三开道岔采用的护轮轨结构为可调式结构,这种结构与主轨的连接方式较弱,再加上垫片微小间隙等原因,整体刚度相对不足,列车的车辆对这一变化比较敏感,进而使车辆产生晃动。
在调节汕头三开道岔时可以根据基标用直角道尺调整水平。首先把直角道尺架在基本轨上,通过支撑架调整使直角道尺水准气泡居中。钢轨位置根据铁路轨道基标调整,并根据中线校核,然后用道尺将另一股钢轨位置定出并调整水平。用支距控制曲线基本轨位置,调整就位后用道尺控制水平及中线,定出侧股的准确位置。每组钢轨架设调整后,设钢管支架加固,以防止调整后的钢轨因连动或意外碰撞发生变形。汕头三开道岔调整顺序为:先调整直基本轨,使轨道水平和平面位置达到设计要求,然后根据直线基本轨确定直线的位置。直股调整完毕,再根据支距将曲线基本轨调整就位,然后将调整就位。
1、尖轨:汕头三开道岔厂为保证曲尖轨的圆顺度,增加了圆顺店,在整体检测的同时采用了矢距测量,保证了每段曲线的圆顺;尖轨轨顶顶面采用新设计制造了钢轨轨顶面机加工专用铣刀,两侧加工的工艺,满足了尖轨轨件顶面直线度及帽形。2、基本轨:由于对基本轨孔距及孔高的要求比较高,因此,对于号孔和钻孔将采用特殊的钻模板和钢轨钻孔机来进行保证,其他轨件的钻孔方法与基本轨相同。3、长心轨:根端压模具及工艺和尖轨相同,其轨头部分的加工方法和尖轨也基本相同;此次长、短心轨采用切底拼接方式,三开道岔厂为了保证拼接的质量,采用平台划线的方法,重点控制了长心轨轨底的偏心。
汕头三开道岔是煤炭系统使用的专用道岔,只有正确操作才能保证煤矿轨道道岔的正常使用。所有木轨枕均应将大面朝下,但小面的小宽度不得小于10cm。采用水泥轨枕时,在钢轨接头处应铺设木轨枕。轨枕埋设应满足设计的坡度和密度,木枕轨间距按0。8m埋设。加工弧形轨时搬道器应安放平稳,“一顶二拉”指的是这次顶的位置恰好是下次抵(拉)的位置,保证弧形自然。并按照“一顶二拉”的原则进行施工。三开道岔厂指出所有轨道接头均应使用与轨型一致的鱼尾板,保证接头平整。其长度以能装两个半螺帽为宜。缝隙不超过5mm,安装鱼尾板连接螺钉时应注意把固定螺帽安排在内侧。
在提速道岔转换设备中常常会出现一些问题:三开道岔厂指出比如:电务对道岔的维护质量不高:由于提速道岔转换设备更新较快,职工技术业务培训未能及时跟上,特别是勾式外锁型提速道岔上道后,维修经验;在日常工作中,存在不知道标准、不会对标调整,不能发现设备存在的隐患、问题,如因道岔密贴调整过松造成杆件、锁闭勾铁磨耗大。三开道岔厂指出比如:工务对道岔的维护质量不高:工务对尖轨、道床等维修标准达到不提速道岔的要求,存在尖轨变形、位移、吊板,钢枕不方正等问题,造成道岔转换阻力大。车务对道岔清扫不良:衡间属电化区段,电力机车在启动时撒沙较多,而车务部门又对提速道岔滑床板的清扫、注油不及时,造成尖轨与滑床板之间摩擦力增大。
汕头三开道岔尖轨与基本轨组装件、可动心轨辙叉组装件,都应使用大型起重机装卸,起吊时绳索的吊点应布置在工件重心的两侧,不允许单点起吊。起吊时,应缓缓起落,防止工件碰摔。使用大型起重机械装卸有困难时,用人工滑杠卸车,必须控制好工件的下滑速度,不宜过快。滑杠下端必须放置缓冲垫物,避免撞伤铁路轨道部件,工件着地点的地面应在卸车前平整好。卸下的汕头三开道岔主要部件应堆放在平整的场地,不得随意堆放以免产生变形,造成尖轨与基本轨、心轨与翼轨的不密贴岔枕运输、装卸和堆放时,要有防止套管内侵入泥土等杂物的保护措施。